纽约,凌晨三点。
沙利文·克伦威尔律师行总部,灯火通明。
巨大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空气中混杂着咖啡的味道。
大卫·鲍伊的团队,已经在这里连续工作了四十八个小时。
“SEC这次的法律文件,是财政部和司法部联合起草的。”
一个金牌律师把一份文件摔在桌上。
“他们不是在打官司。”
“他们是在用法律,执行一次政治谋杀。”
另一个律师揉着通红的眼睛。
“我们申请的每一项程序复议,都被驳回了。”
“对方的理由很充分,国家安全。”
“这个词一出来,法官就没法判了。”
大卫·鲍伊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沉睡的曼哈顿。
他身后,白板上画满了复杂的法律逻辑图。
所有的箭头,最终都指向一个词。
死局。
“我们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拖。”
团队的负责人,一个五十多岁的资深合伙人开口。
“利用程序,把案子拖进漫长的上诉流程。”
“也许一年,也许两年。”
“等下一届政府上台,这件事可能就不了了之。”
大卫·鲍伊没有回头。
“我的委托人,等不了两年。”
他的声音很平静。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默。
所有人都清楚,对方要的就是速战速决。
三十天内,冻结,剥离,瓜分。
这才是SEC真正的目的。
就在这时。
大卫·鲍伊私人办公室里,一部红色的电话响了。
铃声刺耳,突兀。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看向那扇紧闭的门。
那部电话,是鲍伊从司法部带出来的,一条直通华盛顿权力核心的专线。
它很少响。
每一次响,都意味着有大事发生。
大卫·鲍伊转身,走进办公室,关上了门。
他拿起听筒。
“大卫。”
电话那头,是一个他熟悉的声音,亨利·基辛格的首席幕僚,国务院的罗伯特。
“罗伯特,这么晚了。”
“打扰你休息了,大卫。”
罗伯特的声音很平稳,公事公办的语调。
“有几个关于亚洲经济发展的问题,想向你这位顶级专家咨询一下。”
大卫·鲍伊没有说话,拿着听筒,静静地听。
“我们注意到,你最近接手了一个叫‘亚洲发展基金会’的案子。”
“是的。”
“这个基金会,很有趣。”
罗伯特在那头停顿了一下。
“国务院这边,正在评估一个新的亚洲经济合作框架。”
“我们想了解一下,像亚洲发展基金这样的机构,在帮助东南亚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没有一些具体的规划?”
鲍伊的眼睛眯了一下,还没有回答。
罗伯特继续说。
“比如说,港口,铁路,还有海水淡化项目。”
“这些项目,对稳定区域局势,是有积极意义的。”
这些词,听起来像是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报告。
但鲍伊听出了完全不同的味道。
对方不是在问他。
对方是在给他喂材料。
“那这个基金,在稳定区域性金融秩序,比如,协助管理中东地区的石油美元回流方面,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鲍伊沉默了两秒。
“它可以扮演一个高效、且对美国有利的角色。”
电话那头的马克,似乎对这个回答很满意。
他停顿了一下。
“另外,关于金融秩序。”
罗伯特的声音还在继续。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全球资本流动变得很混乱。”
“一个有实力,并且立场亲西方的亚洲金融机构,对于稳定美元在亚洲的地位,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大卫·鲍伊的后背,靠在了椅背上。
他看着窗外的夜景,脑子里闪过香港那个年轻人。
陈山。
这些问题,不是在咨询。
是在为某件事,寻找一个合理的,对美国有利的解释。
是在搭建一个台阶。
一个可以让华盛顿,体面走下来的台阶。
“罗伯特,你的问题,都很宏大。”
大卫·鲍伊开口。
“我的委托人,只是一家商业机构。”
“他们所有的投资,都以商业利润为唯一目标。”
“当然。”罗伯特在那头轻笑了一声。
“我们尊重商业规则。”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大卫,SEC最近的有些行动,可能过于激进了。”
罗伯特的声音,像是不经意间提起。
“这种做法,可能会影响到一些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
“白宫方面,会提醒他们,注意工作方法。”
“不要因为个别部门的鲁莽,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我明白了。”大卫·鲍伊说。
“那么,不打扰了。”
罗伯特挂断了电话。
大卫·鲍伊握着听筒,站了很久。
他走出办公室。
会议室里,十几双通红的眼睛,都看着他。
“各位。”
大卫·鲍伊环视一圈。
“辛苦了。”
“现在,所有人,回家睡觉。”
整个团队都愣住了。
那个资深合伙人走上前。
“大卫,我们正在准备最后的反击材料……”
“不需要了。”
大卫·鲍伊走到那块写满字的白板前。
他拿起板擦,把上面所有的箭头,所有的分析,所有的“死局”,全部擦得一干二净。
“案子,结束了。”
在所有人震惊的目光中,大卫·鲍伊拿起外套,穿在身上。
他走到会议室门口,回头。
“明天早上九点,向媒体发布一份声明。”
“就说,我们和SEC之间,存在一些‘小小的误会’。”
“现在,误会已经解开。”
他没再解释,转身离开。
留下满屋子还没反应过来的顶级律师。
大卫·鲍伊拨了一个香港的号码。
电话很快接通。
“陈先生。”
那头传来梁文辉的声音,带着疲惫。
“鲍伊律师。”
“告诉你的老板。”
大卫·鲍伊吸了一口雪茄,把烟雾吐进纽约冰冷的空气里。
“华盛顿的风,转向了。”
……
香港,和记大厦顶层。
梁文辉放下电话,快步走到陈山面前。
他的脸上,是无法掩饰的激动和困惑。
“老板,鲍伊律师的电话。”
“他说,华盛顿的风,转向了。”
“SEC那边,好像要撤诉。”
雷洛也站在一旁。
他听到了梁文辉的话,脸上同样是震惊。
基辛格才刚走。
一个晚上。
不可一世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低头了?
陈山依旧在擦拭那个檀木盒子,动作不紧不慢。
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仿佛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
“山哥,这……”梁文辉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鲍伊律师说,是国务院的人直接打了电话给他。”
“暗示SEC的调查,是个‘误会’。”
陈山放下软布,把盒子放回原位。
“文辉。”
“山哥。”梁文辉立刻应声。
“通知东京的大卫·陈。”
陈山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空。
“让他立刻去见田中信男。”
“告诉田中信男,为了庆祝我们和日本十几家企业之间,深厚的友谊,也为了支持日本经济的复苏。”
“也为了加速‘亚洲次世代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
陈山停顿了一下。
“亚洲发展基金的下一笔投资款。”
“加倍。”
沙利文·克伦威尔律师行总部,灯火通明。
巨大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空气中混杂着咖啡的味道。
大卫·鲍伊的团队,已经在这里连续工作了四十八个小时。
“SEC这次的法律文件,是财政部和司法部联合起草的。”
一个金牌律师把一份文件摔在桌上。
“他们不是在打官司。”
“他们是在用法律,执行一次政治谋杀。”
另一个律师揉着通红的眼睛。
“我们申请的每一项程序复议,都被驳回了。”
“对方的理由很充分,国家安全。”
“这个词一出来,法官就没法判了。”
大卫·鲍伊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沉睡的曼哈顿。
他身后,白板上画满了复杂的法律逻辑图。
所有的箭头,最终都指向一个词。
死局。
“我们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拖。”
团队的负责人,一个五十多岁的资深合伙人开口。
“利用程序,把案子拖进漫长的上诉流程。”
“也许一年,也许两年。”
“等下一届政府上台,这件事可能就不了了之。”
大卫·鲍伊没有回头。
“我的委托人,等不了两年。”
他的声音很平静。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默。
所有人都清楚,对方要的就是速战速决。
三十天内,冻结,剥离,瓜分。
这才是SEC真正的目的。
就在这时。
大卫·鲍伊私人办公室里,一部红色的电话响了。
铃声刺耳,突兀。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看向那扇紧闭的门。
那部电话,是鲍伊从司法部带出来的,一条直通华盛顿权力核心的专线。
它很少响。
每一次响,都意味着有大事发生。
大卫·鲍伊转身,走进办公室,关上了门。
他拿起听筒。
“大卫。”
电话那头,是一个他熟悉的声音,亨利·基辛格的首席幕僚,国务院的罗伯特。
“罗伯特,这么晚了。”
“打扰你休息了,大卫。”
罗伯特的声音很平稳,公事公办的语调。
“有几个关于亚洲经济发展的问题,想向你这位顶级专家咨询一下。”
大卫·鲍伊没有说话,拿着听筒,静静地听。
“我们注意到,你最近接手了一个叫‘亚洲发展基金会’的案子。”
“是的。”
“这个基金会,很有趣。”
罗伯特在那头停顿了一下。
“国务院这边,正在评估一个新的亚洲经济合作框架。”
“我们想了解一下,像亚洲发展基金这样的机构,在帮助东南亚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没有一些具体的规划?”
鲍伊的眼睛眯了一下,还没有回答。
罗伯特继续说。
“比如说,港口,铁路,还有海水淡化项目。”
“这些项目,对稳定区域局势,是有积极意义的。”
这些词,听起来像是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报告。
但鲍伊听出了完全不同的味道。
对方不是在问他。
对方是在给他喂材料。
“那这个基金,在稳定区域性金融秩序,比如,协助管理中东地区的石油美元回流方面,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鲍伊沉默了两秒。
“它可以扮演一个高效、且对美国有利的角色。”
电话那头的马克,似乎对这个回答很满意。
他停顿了一下。
“另外,关于金融秩序。”
罗伯特的声音还在继续。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全球资本流动变得很混乱。”
“一个有实力,并且立场亲西方的亚洲金融机构,对于稳定美元在亚洲的地位,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大卫·鲍伊的后背,靠在了椅背上。
他看着窗外的夜景,脑子里闪过香港那个年轻人。
陈山。
这些问题,不是在咨询。
是在为某件事,寻找一个合理的,对美国有利的解释。
是在搭建一个台阶。
一个可以让华盛顿,体面走下来的台阶。
“罗伯特,你的问题,都很宏大。”
大卫·鲍伊开口。
“我的委托人,只是一家商业机构。”
“他们所有的投资,都以商业利润为唯一目标。”
“当然。”罗伯特在那头轻笑了一声。
“我们尊重商业规则。”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大卫,SEC最近的有些行动,可能过于激进了。”
罗伯特的声音,像是不经意间提起。
“这种做法,可能会影响到一些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
“白宫方面,会提醒他们,注意工作方法。”
“不要因为个别部门的鲁莽,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我明白了。”大卫·鲍伊说。
“那么,不打扰了。”
罗伯特挂断了电话。
大卫·鲍伊握着听筒,站了很久。
他走出办公室。
会议室里,十几双通红的眼睛,都看着他。
“各位。”
大卫·鲍伊环视一圈。
“辛苦了。”
“现在,所有人,回家睡觉。”
整个团队都愣住了。
那个资深合伙人走上前。
“大卫,我们正在准备最后的反击材料……”
“不需要了。”
大卫·鲍伊走到那块写满字的白板前。
他拿起板擦,把上面所有的箭头,所有的分析,所有的“死局”,全部擦得一干二净。
“案子,结束了。”
在所有人震惊的目光中,大卫·鲍伊拿起外套,穿在身上。
他走到会议室门口,回头。
“明天早上九点,向媒体发布一份声明。”
“就说,我们和SEC之间,存在一些‘小小的误会’。”
“现在,误会已经解开。”
他没再解释,转身离开。
留下满屋子还没反应过来的顶级律师。
大卫·鲍伊拨了一个香港的号码。
电话很快接通。
“陈先生。”
那头传来梁文辉的声音,带着疲惫。
“鲍伊律师。”
“告诉你的老板。”
大卫·鲍伊吸了一口雪茄,把烟雾吐进纽约冰冷的空气里。
“华盛顿的风,转向了。”
……
香港,和记大厦顶层。
梁文辉放下电话,快步走到陈山面前。
他的脸上,是无法掩饰的激动和困惑。
“老板,鲍伊律师的电话。”
“他说,华盛顿的风,转向了。”
“SEC那边,好像要撤诉。”
雷洛也站在一旁。
他听到了梁文辉的话,脸上同样是震惊。
基辛格才刚走。
一个晚上。
不可一世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低头了?
陈山依旧在擦拭那个檀木盒子,动作不紧不慢。
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仿佛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
“山哥,这……”梁文辉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鲍伊律师说,是国务院的人直接打了电话给他。”
“暗示SEC的调查,是个‘误会’。”
陈山放下软布,把盒子放回原位。
“文辉。”
“山哥。”梁文辉立刻应声。
“通知东京的大卫·陈。”
陈山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空。
“让他立刻去见田中信男。”
“告诉田中信男,为了庆祝我们和日本十几家企业之间,深厚的友谊,也为了支持日本经济的复苏。”
“也为了加速‘亚洲次世代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
陈山停顿了一下。
“亚洲发展基金的下一笔投资款。”
“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