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换个姓史密斯的来谈-《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

  东京,帝国饭店。

  大卫·陈看着面前的田中信男。

  “田中先生。”

  “亚洲发展基金会,下一笔投资款。”

  “加倍。”

  田中信男猛地站起来,碰倒了面前的茶杯。

  滚烫的茶水洒在他的西裤上,他毫无知觉。

  “陈桑,你说什么?”

  “投资款,加倍。”

  大卫·陈重复了一遍。

  ……

  香港,和记大厦。

  第二天的下午。

  那部红色的专线电话,再次响了。

  不是尖锐的铃声,是沉闷的两声。

  梁文辉快步走过去接起。

  “喂。”

  电话那头,不再是哈特恭敬的声音。

  是一个男人的声音,说的是英语,语调平直,没有任何情绪。

  “是陈先生的办公室吗?”

  “我是。”

  “基辛格博士让我转告。”

  “陈先生提出的构想,华盛顿很感兴趣。”

  “但那是一个宏大的议题,需要时间讨论。”

  “在讨论结果出来之前,我们需要先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

  梁文辉看了一眼陈山。

  “时间,地点?”

  “现在。”

  电话那头的声音顿了一下。

  “一艘名为‘海平线号’的游艇,正在离开维多利亚港,前往公海。”

  “陈先生有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

  “我们在指定海域等他。”

  梁文辉的眉头,跳了一下。

  公海。

  一个不受任何法律管辖的地方。

  “请问,你是?”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

  “约翰·史密斯。”

  电话挂断了。

  梁文辉放下听筒,脸色凝重。

  “山哥,换人了。”

  他把通话内容重复了一遍。

  “公海,游艇,还有一个叫约翰·史密斯的人。”

  雷洛走了过来。

  “不像是官方安排。”

  陈山看着窗外的港口,船只的轮廓在晨光里渐渐清晰。

  “阿洛。”

  “山哥。”

  “查一下这个约翰·史密斯。”

  雷洛点头,转身出去。

  不到半小时,雷洛回来了。

  他把一张纸放在陈山桌上,表情很奇怪。

  “山哥,查不到。”

  梁文辉拿过那张纸,上面一片空白。

  “什么叫查不到?”

  “香港入境处,没有这个人的记录。”雷洛说

  “山哥,这摆明了是鸿门宴。”

  陈山拿起桌上的一支雪茄,剪开。

  “他们要是想动手,在半岛酒店那天晚上,就动手了。”

  他把雪茄凑到火苗上,点燃。

  “基辛格是来定调子的。”

  “这个史密斯,才是来干活的。”

  陈山吸了一口雪茄。

  “CIA,或者别的什么部门,负责处理脏活的人。”

  他看向雷洛。

  “阿洛,准备船。”

  “把我们最好的船,和最好的人,都带上。”

  雷洛点头。

  “明白。”

  ……

  一艘快艇,劈开浪花,驶向公海。

  海天之间,出现了一个白点。

  那是一艘巨大的白色游艇,静静地停在海面上。

  快艇靠近,游艇上放下了舷梯。

  几个穿着白色制服的船员站在甲板上,面无表情。

  陈山顺着舷梯走上游艇,王虎跟在身后,手一直放在西装外套内侧。

  一个穿着灰色休闲装的美国中年男人,站在甲板上。

  “陈先生,欢迎。”

  他伸出手。

  “约翰·史密斯。”

  陈山和他握了一下。

  对方的手很干燥,有力。

  “史密斯先生,你的船很漂亮。”

  “主要是安静。”史密斯收回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没有多余的寒暄。

  史密斯带着陈山,走进船舱的会客室。

  会客室里没有奢华的装饰,只有一张会议长桌,和几把椅子。

  桌上放着两份文件。

  船身随着海浪,有轻微的起伏。

  “陈先生,时间宝贵。”史密斯在主位坐下,直入主题。“我们直接谈细节。”

  “这是‘技术合作’的边界清单。”

  文件不厚,只有十几页。

  陈山拿起来,一页一页地翻看。

  清单很长,密密麻麻。

  从半导体的核心设计,到精密机床的控制系统,再到特种合金的配方。

  几乎涵盖了所有高精尖工业领域。

  “史密斯先生,这份清单,不是合作。”

  陈山合上文件。

  “这是把我们的研发中心,变成一个组装厂。”

  “商业技术和军事技术,界限是模糊的。”史密斯看着他,“我们不希望看到,我们的技术,被用在不该用的地方。”

  “比如?”

  “比如,为苏联的坦克,制造更先进的轴承。”史密斯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

  “这份清单,我不能接受。”陈山说。

  “这不是选择题。”

  “我有一个建议。”陈山看着他,“清单可以有,但必须由我们双方共同制定。”

  “每两年,根据技术发展,重新评估,更新。”

  史密斯看着陈山,没有立刻回答。

  会客室里,只有游艇发动机轻微的震动声。

  “这个提议,我可以带回去讨论。”史密斯没有纠缠,把另一份文件推了过来。

  “我们来谈第二个问题。”

  “美元清算资格。”

  陈山拿过文件。

  “原则上,财政部可以批准和记旗下的华商联合银行,进入CHIPS系统。”

  CHIPS,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

  全球绝大多数美元交易的结算中心。

  史密斯身体前倾,“但有一个前提。”

  “华商联合银行,必须与美国财政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所有单笔超过一百万美元的交易,交易双方、资金路径、最终用途,都必须实时同步给财政部指定的监管办公室。”

  “史密斯先生,这是监管,还是监控?”陈山问。

  “这是为了维护美元体系的稳定。”史密斯回答。

  “我也有一个建议。”陈山把文件推回去。

  “数据可以共享。”

  史密斯眉毛动了一下。

  “但不是直接给财政部。”陈山继续说,“我们可以在瑞士,成立一个独立的第三方信托机构。”

  “华商联合银行的交易数据,备份给这个机构。”

  “美国财政部,可以派人加入这个机构的监管委员会。”

  史密斯靠回椅背。

  “陈先生,这个方案太复杂了。”

  “还不够。”陈山看着他,“这个方案要成立,还有一个前提。”

  “美国财政部,也必须向这个瑞士机构,提供对等的数据。”

  “比如,德意志银行,或者瑞士联合银行,它们在美国境内的,所有大额美元交易数据。”

  史密斯脸上的表情,第一次有了变化。

  他看着陈山,像是在看一个疯子。

  “陈先生,你是在要求美国政府,向你披露欧洲银行的金融机密?”

  “不。”陈山摇头。

  “我是在要求公平。”

  会客室里的空气,像是凝固了。

  史密斯的眼睛,眯了起来。

  “陈先生,你似乎没有搞清楚状况。”

  “基辛格博士跟你谈战略,是因为他是一个政治家。”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冷了下来。

  “我不是。”

  “我来这里是解决问题,不是跟你讨论哲学。”

  他的手在桌上轻轻敲了敲。

  “一艘游艇在公海上是很孤独的。”

  “这片海很深。”

  “每年都有很多船,在这片海域,因为各种‘意外’,而消失。”

  “船沉了,或者人掉下去了,都很难找到。”

  王虎的手,下意识地摸向腰后。

  史密斯看了一眼王虎的动作,毫不在意。

  梁文辉按住了他的肩膀,对他摇了摇头。

  陈山依旧坐着,端起那杯冰水,喝了一口。

  就在这时。

  一人快步走到史密斯身边,低声报告。

  “雷达显示,有三个高速目标,正在向我们靠近。”

  “距离,二十海里。”

  史密斯的脸色,终于变了。

  “识别信号。”

  “对方呼号是苏联渔业调查船。”

  对方的声音顿了一下。

  “但从雷达反射的截面和速度来看。”

  “更像是科尼级护卫舰。”

  史密斯猛地转过头,死死盯着陈山。

  他的两个手下,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震惊和紧张。

  他们没想到,在这片他们以为自己掌控一切的海域上,会出现苏联人的军舰。

  陈山端起面前的水杯,喝了一口。

  “史密斯先生,你看。”

  “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你们一个玩家。”

  “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史密斯的嘴唇,紧紧抿成一条线。

  他看着陈山,眼神里充满了审视和重新评估。

  过了很久。

  他下达了几个简短的命令。

  他那两个手下,明显松了口气。

  史密斯转回头,重新看向陈山。

  他脸上的威胁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感情的公事公办。

  “清单我们可以坐下来,一条一条谈。”

  “清算权,也可以给你。”

  史密斯看着陈山,一字一句地说道。

  “但是,我们有一个附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