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爹,我信你准能成-《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

  “盛祖母,大伯母,您们看这收益五五分成如何?” 芳霏笑着提议。

  “使不得,使不得。” 张老夫人拒绝,“芳霏若是觉得白用铺子过意不去,给你大伯母些租金便是。”

  那处铺面原是大儿媳的陪嫁,她终究不好替儿媳说 “不要钱” 的话。

  张大夫人连忙接话:“是啊,芳霏,那铺子开着书画生意本就不挣钱,倒不如让你去做生意,也给那铺子添些人气不是?要提租金可就外道了。”

  “大伯母,我不单单是要用这铺子,往后还得劳烦您和元芷姐多照看——您也知道,我实在没法在京中久留,少不得要借重府里的人。”

  芳霏认真道:“我是这般盘算的:铺面和掌柜由您这边出,手艺人手由我来安排,您看这样成吗?”

  “芳霏,我虽不懂餐食经营的门道,却也知道这吃食要想卖得好,终究得靠手艺撑着。”张大夫人接着道,“这般分利,岂不是我占了你的便宜?”

  “大伯母,我是真的分身乏术。”芳霏故意露出几分委屈,转头看向张老夫人,软声求道,“盛祖母,您就帮帮我吧?”说着还眨了眨眼,带着几分俏皮的可怜。

  “你这丫头,惯会耍这些小机灵!”张老夫人被她逗笑,抬手虚点了点她。

  “罢了,漪漪,你便应了这丫头吧。”张老夫人心里暖意融融——这孩子是个知恩的。

  要说合作做生意,自家哪比得上刘家有底气?她这般提议,分明是念着在府中留宿的情分,又顾着元初的师姐妹情谊,特意给自家添些进项呢。

  “哎,听母亲的。”张大夫人笑着应下。

  这事就这么定了。

  芳霏回到自己住的院子,当即磨墨写信,收信人自然是姜家村的亲人。

  一来告知要在京中多耽搁些时日,二来让家里人留意着买些擅长厨艺的,经如意姐亲手调教后,再送到京城来。

  经这几番折腾,芳霏早已从起初买人时的不自在,渐渐品出些门道来——的确,只有把这些有手艺的人的卖身契握在自己手里,用着才能真正安心。

  这边封好信笺,芳霏又捏起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纸上渐渐现出砚池轩的俯瞰图,她正把心里构想的美食城格局大致勾勒出来。

  回想上辈子去过的美食城,其实道理也简单:靠着墙的四周都隔成一个个小间,大厅中间摆上长桌长凳,供食客坐着吃饭。

  芳霏边画边琢磨可行性,只是古代没有集成灶和通风口,最大的难题是:每个隔间都得有灶台,烟囱该怎么接?总不能一个灶台立一个烟囱,那样铺子顶上怕不是要插满烟囱,模样该多丑?

  她在脑子里勾了勾那画面,忍不住笑出了声。

  “芳霏,笑什么呢?”

  马茗茗一进门,就见芳霏一手转着炭笔,一手托着腮帮子,正傻乐呢。

  “我在想,一个房顶全是烟囱的房子该长什么样。”芳霏抬头道。

  “那不成了个大灶台?”马茗茗随口形容。

  “四四方方一座房,顶上咕噜咕噜冒着烟气,姐姐这形容可太贴切了!”芳霏被逗得又笑起来。

  “喏。”马茗茗递过一张帖子,打断了她的胡思乱想,“华筝让人送来的。”

  “什么?”芳霏拆开一看,轻“呦”了一声,“她倒学会先递帖子了。”

  “堵在碧水阁门口,非让我给你带过来。”马茗茗耸了耸肩,“见不见?”

  “明儿上午我得再去东城那铺子细量尺寸,中午吧,我去悦来楼等她。”

  “你这是打算敲她一顿饭?”

  “可不是嘛,谁让她约我。”芳霏俏皮地眨了眨眼。

  “美食城定下来了?”马茗茗想起她刚说要去东城,顺嘴问道。

  “定了,这不正琢磨怎么改呢,最难的就是砌灶台和接烟囱。”

  “那不如四面砌火墙,通到一个大烟囱里?”马茗茗出主意,“就是夏天怕是忒热。”

  “茗茗姐这主意好!热怕什么,咱们有冰呢!”芳霏眼睛一亮,又回到书案前,开始写写画画。

  远在姜家村的如意,还不知亲妹妹要把这桩大任交托到自己头上。

  她正和张桂枝带着禾儿、穗儿,在食品作坊里挑灯忙活——一筐筐的波浪面得连夜整理好,加班的活儿,终究还是自家人来啊!如意心里暗自感慨。

  明日一早就要赶去州城,这些面里,除了要送去赵府、何府的,还有一部分得带到加盟的一号小食铺。

  “咚咚咚!”作坊门口响起敲门声,伴着姜长业的喊声:“闺女,爹回来了!”

  禾儿连忙拉开门,把一脸胡茬、眼里满是红血丝,却透着股兴奋劲儿的姜长业让了进来。

  “闺女,你瞧这个!”姜长业从袖中摸出一件连发袖弩,当场就摆弄起来,“嗖嗖”连发两箭,直钉在房梁上,得意地问:“咋样?你爹我厉害不?”

  如意轻盈地跃上房梁,拔下两支箭,又看了看插入的深度,点评道:“爹,方向是对的,就是第二支箭力道差了些,而且连发只两支,还是太少了。”

  “难呐,闺女!人家做不出来嘛!”猛男撒娇状。

  如意抖了抖鸡皮疙瘩,鼓励道:“已经很不错了,爹,我信你准能成。”

  “那成,我再去琢磨琢磨!”姜长业恢复正形,转身就要往外走。

  “爹,您这是还要去找李大叔?”如意叫住他。

  她口中的李大叔,是镇上的打铁师傅李德山。

  自从姜长业拿着如意凭着记忆画出的简易图纸,去找他定做部件,向来少言寡语的李德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拉着姜长业就不肯放他走。

  两人可谓一见如故,凑在一块儿说起连发弩,话多得收不住,当即一拍即合,决定合伙鼓捣这物件。

  为此,姜长业索性搬去跟李德山同吃同住,李德山也关了铺子,一门心思扑在这连发弩上。

  “不去了不去了,今儿歇一晚。”姜长业揉着眼睛,一连串地打哈欠,往家的方向挪,“再熬下去,怕是你就要没爹喽!”

  喜欢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