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透过薄雾,给庭院里的每一片叶子都镶上了柔和的金边。沈星晚醒来时,发现自己依旧蜷缩在客厅的沙发上,怀里还紧紧抱着那个黑胡桃木小盒。胸口的沉甸甸感和指尖无意识摩挲盒盖的触感,清晰地提醒着她昨夜并非梦境。
她坐起身,打开盒盖。金色的木屑上,那枚她亲手刻下的薄荷叶安静地依偎在两副叶脉旁边,新鲜的刻痕在晨光下显得更加清晰,叶脉顶端那粒微小的木屑依旧稳稳停留。一种奇异的踏实感油然而生。她轻轻合上盖子,将小盒小心地放在茶几显眼的位置,仿佛那是一个刚刚落成的、小小的圣地。
厨房里有轻微的响动。她走过去,看到顾言正背对着她,站在灶前熬粥。高大的身影在氤氲的蒸汽里显得有些朦胧,动作依旧沉稳利落。旁边的案板上,放着几片洗净的薄荷叶,青翠欲滴。
听到她的脚步声,他没有回头,只是极其自然地将一把洗好的青菜放进沥水篮,声音低沉如常:“摆碗。”
没有问候,没有寒暄,仿佛她出现在厨房门口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仿佛昨夜儿童房里那场惊心动魄的“教学”从未发生。
沈星晚的心微微一动,那种被全然接纳的暖意再次悄然蔓延。她“嗯”了一声,走到碗柜前,拿出碗筷,安静地摆放在餐厅的桌上。
晨光透过餐厅的窗户,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微尘。两人各忙各的,没有交流,却有一种无声的默契在流淌。粥香混合着薄荷的清凉气息,弥漫在小小的空间里。
念初揉着眼睛走出来,小鼻子耸动着:“好香啊……”
吃饭时,依旧安静。但沈星晚注意到,顾言喝粥的速度似乎比平时慢了一些。而且,他今天没有立刻吃完就起身离开,而是拿起一片薄荷叶,放入了自己的粥碗里,用勺子慢慢搅动着。
沈星晚看着他的动作,看着那抹翠绿在乳白的粥里旋转,心跳莫名漏了一拍。她也下意识地学着他的样子,拈起一片薄荷叶,放入自己碗中。清冽的香气瞬间融入米粥的温润里,带来一种奇妙的味觉体验。
饭后,顾言收拾碗筷,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钻进工具间或后院。他站在水池边洗着碗,目光却似乎透过窗户,望向了庭院里那两块已经初步榫卯结合的巨大木料。阳光正好,照在那坚实的结构上,投下清晰的影子。
他擦干手,转过身,目光扫过正拿着抹布擦桌子的沈星晚,沉静地开口:“过来。”
两个字,不容置疑。
沈星晚擦桌子的动作一顿,抬起头,对上他深邃的目光。心脏又开始不争气地加速跳动。他要做什么?继续昨天的工作吗?还需要她帮忙扶住木料?
她放下抹布,跟着他走出屋子,来到庭院中央那巨大的木结构前。
晨光下的木料散发着沉稳的光泽,榫卯结合处严丝合缝,显露出一种沉默的力量感。顾言没有去拿木槌或凿子,而是走向工具区,拿回了一件沈星从未见过的东西。
那是一个古朴的墨斗。外壳是深色的硬木,被摩挲得油润光亮,上面有着岁月留下的细微划痕。一端是摇柄,另一端是一个小小的、带着尖针的线轮。
顾言在木料前蹲下身,打开墨斗。里面是饱含墨汁的丝绵,一股浓郁的墨香混合着木头的气息散发出来。他抽出墨线,线身被墨汁浸透,乌黑发亮,顶端拴着那根尖锐的金属签针。
他捏着签针,将其精准地刺入其中一块木料边缘的一个预设点。然后,他拉着墨线,走向另一块木料。墨线被绷直,乌黑的线条悬在空中,像一道清晰的边界,又像一条等待被确认的路径。
他需要一个人在他固定墨线另一端时,帮他拉起墨线,弹下墨痕。
他抬起头,目光再次投向站在一旁的沈星晚。没有说话,只是将墨斗的摇柄一端递向她,眼神明确——握住这里,拉直。
沈星晚看着那乌黑的墨线,看着墨斗里深色的墨汁,心里闪过一丝迟疑。这东西看起来古老而精密,她怕自己笨手笨脚弄糟了。
但顾言的目光沉静而坚持,带着一种纯粹的信任,仿佛认定她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前,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握住了墨斗的摇柄。木质手柄温润,带着他掌心的余温。
顾言见她握稳,便捏着墨线另一端的签针,走向木料的另一端。他蹲下身,目光精准地测量着位置,然后将签针稳稳地刺入另一个预设点。
乌黑的墨线被彻底绷直,悬在两块木料之间,像一根绷紧的弦。
“拉直。”顾言低沉的声音传来,他固定着签针那一端,目光紧盯着墨线。
沈星晚屏住呼吸,用尽全身力气,稳稳地握住墨斗,向后微微用力,确保墨线绷得笔直。她能感受到墨线传递过来的细微张力,感受到自己在这巨大结构面前微不足道却又必不可少的存在感。
顾言确认墨线笔直后,伸出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了墨线中段。
他抬起眼,目光越过绷直的墨线,看了沈星晚一眼。
那眼神如同古井无波,却带着一种仪式般的专注。
然后,他捏着墨线的手指,轻轻向上一提,随即果断地向下一弹!
“啪!”
一声清脆而富有弹性的轻响!
乌黑的墨线如同琴弦般振动,一道清晰、笔直、浓黑的墨痕,瞬间被精准地印刻在了两块木料的表面之上!像一道无可辩驳的判决,又像一条通往未来的精准路径。
墨线的振动通过紧绷的线身传递到沈星晚的手上,带来一阵细微的麻意。她看着那道瞬间出现的、无可挑剔的黑色直线,心里充满了奇异的震撼。
顾言松开手指,墨线停止振动。他仔细审视着那道墨痕,确认无误后,才松开了固定签针的手。
他朝着沈星晚微微颔首。
沈星晚松了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刚才一直屏着呼吸。她小心翼翼地松开握着墨斗的手,掌心竟然因为紧张而有些汗湿。
顾言收回墨线,摇动手柄,乌黑的丝线被缓缓卷回墨斗之中。他盖上盖子,将那件古老的工具放在一边。
然后,他拿起一支铅笔,沿着那道新鲜的墨痕,开始在上面标注各种细密的符号和数字。他的动作很快,笔尖划过木料,发出沙沙的声响。那些符号对于沈星晚来说如同天书,但他却标注得极其专注认真,仿佛在书写一篇重要的文章。
沈星晚安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看着他笔下那些神秘的符号,看着他与这些沉默木料之间那种深沉的、外人无法介入的交流。她忽然明白,这道墨线,这些符号,才是他真正工作的开始。之前的劈砍、开凿、结合,都只是准备工作。现在,精确的测量和标记,才是决定最终形态的关键。
而她,刚才参与并见证了这关键的第一步。
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在她心中涌动。她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或笨拙的学徒,她似乎真正地、哪怕只是极其微小地,触碰到了他世界的核心边界。
顾言标注完最后一个符号,放下铅笔。他再次审视了一遍整个木料和墨痕,然后直起身。
他的目光扫过站在一旁的沈星晚,最后落在那道清晰的墨痕上。
沉默了片刻,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平静,像在陈述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实:
“下午。去镇上。”
沈星晚愣住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去镇上?和她?为什么?
顾言没有解释,说完便转身走向工具区,开始挑选接下来要用的工具,仿佛刚才那句话只是“需要钉子”一样平常的交代。
沈星晚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如同被投下了石子的湖面,涟漪阵阵。去镇上?和他一起?这……这算是什么?邀请?吩咐?还是……只是他工作需要一个帮忙拿东西的人?
各种猜测在她脑海中翻腾,让她一时间心乱如麻。而那个沉默的男人,已经再次沉浸到他的工作中,留给她的只有一个沉静而神秘的背影,和一句搅乱了她一池春水的话。
晨光越发灿烂,庭院里的墨痕清晰如刻。
她坐起身,打开盒盖。金色的木屑上,那枚她亲手刻下的薄荷叶安静地依偎在两副叶脉旁边,新鲜的刻痕在晨光下显得更加清晰,叶脉顶端那粒微小的木屑依旧稳稳停留。一种奇异的踏实感油然而生。她轻轻合上盖子,将小盒小心地放在茶几显眼的位置,仿佛那是一个刚刚落成的、小小的圣地。
厨房里有轻微的响动。她走过去,看到顾言正背对着她,站在灶前熬粥。高大的身影在氤氲的蒸汽里显得有些朦胧,动作依旧沉稳利落。旁边的案板上,放着几片洗净的薄荷叶,青翠欲滴。
听到她的脚步声,他没有回头,只是极其自然地将一把洗好的青菜放进沥水篮,声音低沉如常:“摆碗。”
没有问候,没有寒暄,仿佛她出现在厨房门口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仿佛昨夜儿童房里那场惊心动魄的“教学”从未发生。
沈星晚的心微微一动,那种被全然接纳的暖意再次悄然蔓延。她“嗯”了一声,走到碗柜前,拿出碗筷,安静地摆放在餐厅的桌上。
晨光透过餐厅的窗户,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微尘。两人各忙各的,没有交流,却有一种无声的默契在流淌。粥香混合着薄荷的清凉气息,弥漫在小小的空间里。
念初揉着眼睛走出来,小鼻子耸动着:“好香啊……”
吃饭时,依旧安静。但沈星晚注意到,顾言喝粥的速度似乎比平时慢了一些。而且,他今天没有立刻吃完就起身离开,而是拿起一片薄荷叶,放入了自己的粥碗里,用勺子慢慢搅动着。
沈星晚看着他的动作,看着那抹翠绿在乳白的粥里旋转,心跳莫名漏了一拍。她也下意识地学着他的样子,拈起一片薄荷叶,放入自己碗中。清冽的香气瞬间融入米粥的温润里,带来一种奇妙的味觉体验。
饭后,顾言收拾碗筷,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钻进工具间或后院。他站在水池边洗着碗,目光却似乎透过窗户,望向了庭院里那两块已经初步榫卯结合的巨大木料。阳光正好,照在那坚实的结构上,投下清晰的影子。
他擦干手,转过身,目光扫过正拿着抹布擦桌子的沈星晚,沉静地开口:“过来。”
两个字,不容置疑。
沈星晚擦桌子的动作一顿,抬起头,对上他深邃的目光。心脏又开始不争气地加速跳动。他要做什么?继续昨天的工作吗?还需要她帮忙扶住木料?
她放下抹布,跟着他走出屋子,来到庭院中央那巨大的木结构前。
晨光下的木料散发着沉稳的光泽,榫卯结合处严丝合缝,显露出一种沉默的力量感。顾言没有去拿木槌或凿子,而是走向工具区,拿回了一件沈星从未见过的东西。
那是一个古朴的墨斗。外壳是深色的硬木,被摩挲得油润光亮,上面有着岁月留下的细微划痕。一端是摇柄,另一端是一个小小的、带着尖针的线轮。
顾言在木料前蹲下身,打开墨斗。里面是饱含墨汁的丝绵,一股浓郁的墨香混合着木头的气息散发出来。他抽出墨线,线身被墨汁浸透,乌黑发亮,顶端拴着那根尖锐的金属签针。
他捏着签针,将其精准地刺入其中一块木料边缘的一个预设点。然后,他拉着墨线,走向另一块木料。墨线被绷直,乌黑的线条悬在空中,像一道清晰的边界,又像一条等待被确认的路径。
他需要一个人在他固定墨线另一端时,帮他拉起墨线,弹下墨痕。
他抬起头,目光再次投向站在一旁的沈星晚。没有说话,只是将墨斗的摇柄一端递向她,眼神明确——握住这里,拉直。
沈星晚看着那乌黑的墨线,看着墨斗里深色的墨汁,心里闪过一丝迟疑。这东西看起来古老而精密,她怕自己笨手笨脚弄糟了。
但顾言的目光沉静而坚持,带着一种纯粹的信任,仿佛认定她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前,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握住了墨斗的摇柄。木质手柄温润,带着他掌心的余温。
顾言见她握稳,便捏着墨线另一端的签针,走向木料的另一端。他蹲下身,目光精准地测量着位置,然后将签针稳稳地刺入另一个预设点。
乌黑的墨线被彻底绷直,悬在两块木料之间,像一根绷紧的弦。
“拉直。”顾言低沉的声音传来,他固定着签针那一端,目光紧盯着墨线。
沈星晚屏住呼吸,用尽全身力气,稳稳地握住墨斗,向后微微用力,确保墨线绷得笔直。她能感受到墨线传递过来的细微张力,感受到自己在这巨大结构面前微不足道却又必不可少的存在感。
顾言确认墨线笔直后,伸出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了墨线中段。
他抬起眼,目光越过绷直的墨线,看了沈星晚一眼。
那眼神如同古井无波,却带着一种仪式般的专注。
然后,他捏着墨线的手指,轻轻向上一提,随即果断地向下一弹!
“啪!”
一声清脆而富有弹性的轻响!
乌黑的墨线如同琴弦般振动,一道清晰、笔直、浓黑的墨痕,瞬间被精准地印刻在了两块木料的表面之上!像一道无可辩驳的判决,又像一条通往未来的精准路径。
墨线的振动通过紧绷的线身传递到沈星晚的手上,带来一阵细微的麻意。她看着那道瞬间出现的、无可挑剔的黑色直线,心里充满了奇异的震撼。
顾言松开手指,墨线停止振动。他仔细审视着那道墨痕,确认无误后,才松开了固定签针的手。
他朝着沈星晚微微颔首。
沈星晚松了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刚才一直屏着呼吸。她小心翼翼地松开握着墨斗的手,掌心竟然因为紧张而有些汗湿。
顾言收回墨线,摇动手柄,乌黑的丝线被缓缓卷回墨斗之中。他盖上盖子,将那件古老的工具放在一边。
然后,他拿起一支铅笔,沿着那道新鲜的墨痕,开始在上面标注各种细密的符号和数字。他的动作很快,笔尖划过木料,发出沙沙的声响。那些符号对于沈星晚来说如同天书,但他却标注得极其专注认真,仿佛在书写一篇重要的文章。
沈星晚安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看着他笔下那些神秘的符号,看着他与这些沉默木料之间那种深沉的、外人无法介入的交流。她忽然明白,这道墨线,这些符号,才是他真正工作的开始。之前的劈砍、开凿、结合,都只是准备工作。现在,精确的测量和标记,才是决定最终形态的关键。
而她,刚才参与并见证了这关键的第一步。
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在她心中涌动。她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或笨拙的学徒,她似乎真正地、哪怕只是极其微小地,触碰到了他世界的核心边界。
顾言标注完最后一个符号,放下铅笔。他再次审视了一遍整个木料和墨痕,然后直起身。
他的目光扫过站在一旁的沈星晚,最后落在那道清晰的墨痕上。
沉默了片刻,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平静,像在陈述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实:
“下午。去镇上。”
沈星晚愣住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去镇上?和她?为什么?
顾言没有解释,说完便转身走向工具区,开始挑选接下来要用的工具,仿佛刚才那句话只是“需要钉子”一样平常的交代。
沈星晚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如同被投下了石子的湖面,涟漪阵阵。去镇上?和他一起?这……这算是什么?邀请?吩咐?还是……只是他工作需要一个帮忙拿东西的人?
各种猜测在她脑海中翻腾,让她一时间心乱如麻。而那个沉默的男人,已经再次沉浸到他的工作中,留给她的只有一个沉静而神秘的背影,和一句搅乱了她一池春水的话。
晨光越发灿烂,庭院里的墨痕清晰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