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奉天殿。
殿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巨大的赤金九龙灯上,上千支巨烛燃烧,将整座大殿映照得金碧辉煌。
数百名来自京中各王府、郡王府、将军府的宗室成员,齐聚一堂。
他们身着华贵的朝服,佩戴着象征身份的玉佩金冠,一个个红光满面,喜气洋洋。
悠扬的丝竹之声,在殿内回荡。
身姿曼妙的舞姬,在殿中翩翩起舞,长袖善舞,媚眼如丝。
“德王叔,朕敬你一杯!”
龙椅之上,朱由校举起手中的金樽,对着下方一位年过半百,体态臃肿的藩王,朗声笑道。
被点到名的德王朱由楱,受宠若惊,连忙颤巍巍地举起酒杯。
“不敢!不敢!臣,恭谢陛下!”
他一饮而尽,脸上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他以为,这是天子平定北患后的庆功宴。
更是天子对他们这些宗室长辈的安抚与拉拢。
“哈哈哈,陛下圣明,亲征漠北,扬我大明国威,此乃不世之功啊!”
“就是!想我大明立国二百余年,何曾有过如此大捷?”
“陛下乃是天命所归,真龙天子!”
殿内,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这些往日里眼高于顶的藩王郡王们,此刻都化作了最忠诚的舔狗,奉承之词不要钱似的往外冒。
他们互相敬酒,高谈阔论,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浑然不知,自己的死期,已然将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朱由校对着一旁的魏忠贤,轻轻摆了摆手。
魏忠贤会意,扯着嗓子高声喊道:“歌舞退下!”
丝竹之声,戛然而止。
那些翩翩起舞的舞姬,如同受惊的蝴蝶,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喧闹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宗室成员,都停下了手中的酒杯,疑惑地看向了龙椅之上的天子。
这是何意?
宴会才刚刚开始,怎么就撤了歌舞?
朱由校端坐龙椅,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众人,那眼神温和,像是在看自家的亲戚。
“诸位王叔、王兄、王弟。”
朱由校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今日,没有君臣,只有家人。”
“朕离京数月,甚是想念诸位。今日便与诸位亲戚,聊聊家常。”
家常?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愈发疑惑。
天子这是要……做什么?
朱由校的目光,落在了德王朱由楱的身上。
“德王叔。”
“臣在。”
朱由楱连忙出列,躬身应道。
朱由校笑得愈发和善。
“王叔乃是朕的长辈,又是太祖血脉,封地在彰德府,那可是天下有名的富庶之地。”
“朕想问问王叔,您那彰德府的封地里,如今田产几何?家仆几许啊?”
此言一出。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尤其是那些地位较低的宗室,眼中更是闪烁着嫉妒与羡慕的光芒。
陛下这是要赏赐德王了吗?
德王朱常洁;
他本就是个贪婪之人,听到天子问起自己的家产,他眼珠子一转,一个念头瞬间涌上心头。
哭穷!
陛下问这个,定然是要看看自己过得好不好,若是自己说惨一点,说不定能换来天大的赏赐!
想到这里,德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声音凄苦。
“陛下啊!您可要为老臣做主啊!”
他一边哭,一边捶着自己的胸口。
“臣那彰德府,听着是富庶,可实际上,早已是入不敷出啊!”
“连年天灾,颗粒无收!朝廷发下的俸禄,都不够王府上下几百口人嚼用!”
“臣……臣过得苦啊!”
他哭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仿佛自己就是全天下最可怜的人。
有了他开头,其他的几位亲王、郡王也反应了过来。
对啊!
哭穷啊!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是啊陛下!庆王府也快揭不开锅了!”
庆王朱由橚也跟着跪了下来,一把鼻涕一把泪。
“臣那封地,穷山恶水,百姓都跑光了!王府里的下人,都遣散了大半,就怕养不活他们啊!”
“陛下!瑞王府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求陛下垂怜!”
一时间,大殿之内,哭声震天。
这些平日里锦衣玉食,富得流油的藩王们,此刻一个个演得比谁都像。
仿佛自己下一顿就要饿死了。
他们互相挤着眼泪,偷偷用眼角的余光瞥向龙椅。
心中,却都在盘算着,待会儿能从这位阔绰的天子手中,抠出多少赏赐。
看着下方这群戏精的拙劣表演,朱由校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他没有打断他们,只是静静地看着,听着。
那眼神,像是在看一群上蹿下跳的猴子。
……
太和殿内,哭声震天。
十几位亲王、郡王跪在地上,争先恐后地向朱由校哭诉着自己的“悲惨”遭遇。
一个比一个说得惨。
一个比一个演得真。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不是大明的皇宫,而是什么丐帮大会。
“陛下啊,臣的王府里,连过冬的炭火都快买不起了!”
“臣的世子,都快穿不上新衣服了!”
“臣府上的米缸,已经见了底啊!”
他们一边哭嚎,一边用袖子抹着那根本不存在的眼泪,还不时用眼角的余光偷瞄着龙椅上的朱由校。
在他们看来,这位年轻的天子虽然手段狠辣,但对自家人,向来是慷慨大方的。
只要自己哭得够惨,演得够真,赏赐绝对少不了。
朱由校就那么静静地看着,听着,脸上的笑容和煦如春风。
直到他们的哭声渐渐小了下去,实在编不出更惨的词了,他才缓缓开口。
“哦?”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
“竟有此事?”
“朕的这些王叔王兄们,竟然过得如此清苦?”
“是朕的疏忽,是朕的疏忽啊!”
朱由校一脸自责的模样,连连摇头。
下方的藩王们一听这话,顿时心中狂喜!
有戏!
德王朱由楱更是趁热打铁,磕头如捣蒜。
“陛下圣明!臣等……臣等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啊!”
“还望陛下看在同是太祖血脉的份上,拉臣等一把!”
“求陛下开恩!”
众人齐声附和。
        奉天殿。
殿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巨大的赤金九龙灯上,上千支巨烛燃烧,将整座大殿映照得金碧辉煌。
数百名来自京中各王府、郡王府、将军府的宗室成员,齐聚一堂。
他们身着华贵的朝服,佩戴着象征身份的玉佩金冠,一个个红光满面,喜气洋洋。
悠扬的丝竹之声,在殿内回荡。
身姿曼妙的舞姬,在殿中翩翩起舞,长袖善舞,媚眼如丝。
“德王叔,朕敬你一杯!”
龙椅之上,朱由校举起手中的金樽,对着下方一位年过半百,体态臃肿的藩王,朗声笑道。
被点到名的德王朱由楱,受宠若惊,连忙颤巍巍地举起酒杯。
“不敢!不敢!臣,恭谢陛下!”
他一饮而尽,脸上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他以为,这是天子平定北患后的庆功宴。
更是天子对他们这些宗室长辈的安抚与拉拢。
“哈哈哈,陛下圣明,亲征漠北,扬我大明国威,此乃不世之功啊!”
“就是!想我大明立国二百余年,何曾有过如此大捷?”
“陛下乃是天命所归,真龙天子!”
殿内,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这些往日里眼高于顶的藩王郡王们,此刻都化作了最忠诚的舔狗,奉承之词不要钱似的往外冒。
他们互相敬酒,高谈阔论,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浑然不知,自己的死期,已然将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朱由校对着一旁的魏忠贤,轻轻摆了摆手。
魏忠贤会意,扯着嗓子高声喊道:“歌舞退下!”
丝竹之声,戛然而止。
那些翩翩起舞的舞姬,如同受惊的蝴蝶,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喧闹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宗室成员,都停下了手中的酒杯,疑惑地看向了龙椅之上的天子。
这是何意?
宴会才刚刚开始,怎么就撤了歌舞?
朱由校端坐龙椅,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众人,那眼神温和,像是在看自家的亲戚。
“诸位王叔、王兄、王弟。”
朱由校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今日,没有君臣,只有家人。”
“朕离京数月,甚是想念诸位。今日便与诸位亲戚,聊聊家常。”
家常?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愈发疑惑。
天子这是要……做什么?
朱由校的目光,落在了德王朱由楱的身上。
“德王叔。”
“臣在。”
朱由楱连忙出列,躬身应道。
朱由校笑得愈发和善。
“王叔乃是朕的长辈,又是太祖血脉,封地在彰德府,那可是天下有名的富庶之地。”
“朕想问问王叔,您那彰德府的封地里,如今田产几何?家仆几许啊?”
此言一出。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尤其是那些地位较低的宗室,眼中更是闪烁着嫉妒与羡慕的光芒。
陛下这是要赏赐德王了吗?
德王朱常洁;
他本就是个贪婪之人,听到天子问起自己的家产,他眼珠子一转,一个念头瞬间涌上心头。
哭穷!
陛下问这个,定然是要看看自己过得好不好,若是自己说惨一点,说不定能换来天大的赏赐!
想到这里,德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声音凄苦。
“陛下啊!您可要为老臣做主啊!”
他一边哭,一边捶着自己的胸口。
“臣那彰德府,听着是富庶,可实际上,早已是入不敷出啊!”
“连年天灾,颗粒无收!朝廷发下的俸禄,都不够王府上下几百口人嚼用!”
“臣……臣过得苦啊!”
他哭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仿佛自己就是全天下最可怜的人。
有了他开头,其他的几位亲王、郡王也反应了过来。
对啊!
哭穷啊!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是啊陛下!庆王府也快揭不开锅了!”
庆王朱由橚也跟着跪了下来,一把鼻涕一把泪。
“臣那封地,穷山恶水,百姓都跑光了!王府里的下人,都遣散了大半,就怕养不活他们啊!”
“陛下!瑞王府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求陛下垂怜!”
一时间,大殿之内,哭声震天。
这些平日里锦衣玉食,富得流油的藩王们,此刻一个个演得比谁都像。
仿佛自己下一顿就要饿死了。
他们互相挤着眼泪,偷偷用眼角的余光瞥向龙椅。
心中,却都在盘算着,待会儿能从这位阔绰的天子手中,抠出多少赏赐。
看着下方这群戏精的拙劣表演,朱由校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他没有打断他们,只是静静地看着,听着。
那眼神,像是在看一群上蹿下跳的猴子。
……
太和殿内,哭声震天。
十几位亲王、郡王跪在地上,争先恐后地向朱由校哭诉着自己的“悲惨”遭遇。
一个比一个说得惨。
一个比一个演得真。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不是大明的皇宫,而是什么丐帮大会。
“陛下啊,臣的王府里,连过冬的炭火都快买不起了!”
“臣的世子,都快穿不上新衣服了!”
“臣府上的米缸,已经见了底啊!”
他们一边哭嚎,一边用袖子抹着那根本不存在的眼泪,还不时用眼角的余光偷瞄着龙椅上的朱由校。
在他们看来,这位年轻的天子虽然手段狠辣,但对自家人,向来是慷慨大方的。
只要自己哭得够惨,演得够真,赏赐绝对少不了。
朱由校就那么静静地看着,听着,脸上的笑容和煦如春风。
直到他们的哭声渐渐小了下去,实在编不出更惨的词了,他才缓缓开口。
“哦?”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
“竟有此事?”
“朕的这些王叔王兄们,竟然过得如此清苦?”
“是朕的疏忽,是朕的疏忽啊!”
朱由校一脸自责的模样,连连摇头。
下方的藩王们一听这话,顿时心中狂喜!
有戏!
德王朱由楱更是趁热打铁,磕头如捣蒜。
“陛下圣明!臣等……臣等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啊!”
“还望陛下看在同是太祖血脉的份上,拉臣等一把!”
“求陛下开恩!”
众人齐声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