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别样‘将军’-《嗨!我是朱祁钰》

  在广袤的草原上,一草原汉子端坐于马背。

  他身姿矫健,胯下骏马奔腾如闪电,风驰电掣般疾驰而过。

  长发在风中肆意飞舞,眼神中透露出坚毅和果敢。

  远处的高空,一只雄鹰翱翔展翅,它那锐利的目光扫视着下方的一切。

  在草原的尽头,一个威武的草原汉子正远眺着这片壮丽的景象。

  他身材魁梧,面容坚毅,仿佛是这片草原的守护者。

  他的目光追随着骑马的汉子和翱翔的雄鹰,眼中闪过一丝赞叹。

  风吹动着他的战袍,呼呼作响,更显他的威风凛凛。

  站在那里,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与草原的辽阔和壮美融为一体。

  他有一个名字,绰罗斯·也先,是瓦剌部的首领。

  如果没有朱祁钰的穿越,他还会俘虏朱祁镇。

  不过,现在一切都变了。

  “听说明国皇帝派了人去大同~”

  也先身后几步之遥,同样一汉子骑着战马远眺高空上的雄鹰。

  “是啊,听说此人叫李贤。鞑靼部所得兵器,便是此人给明国皇帝出的主意。”

  虽没见过李贤,但也先却在李贤手里吃过苦头。

  李贤给朱祁钰说,把武器用车送给敌人,使他们强大起来,这是自毙之策。

  同时,朱祁钰还让人在草原上散播也先要自立为汗的谣言。

  但名义上的蒙古可汗是一个叫脱脱不花的“黄金家族”后裔。

  让鞑靼和瓦剌相互厮杀,大明坐收渔翁之利。

  当下,便是摘取果实的时机。

  李贤已经收到锦衣卫的消息,在草原上蛰伏多年的锦衣卫已经联系上所谓的黄金家族,更是买通鞑靼。

  也就是说,打也先的不会是明军,明军只会作为辅助。

  等几方打得差不多时,明军才会出手。

  三方,李贤都想要。

  不怕人心不足蛇吞象,而是大明火器现在已经强到可怕。

  拍拍身边的‘神威小将军’,李贤更为嚣张。

  神威小将军是朱祁钰让人研制,也就是后世称之为弗朗机,又经过不断改良。

  使之拥有更为强大的火力和机动性。

  这次来大同,李贤向皇帝请旨调集神威小将军共计二百门。

  现在,了解大明火器已经到什么地步了吧?

  若以为一个穿越者就这样,那就错了。

  现在大明火炮分三类。

  神威小将军优势在于火力密集,机动性强,在杀伤方面比之‘神武大将军’又要差(参考红衣大炮)。

  除了这两门火炮外,还有一款名唤‘巨灵神’的火炮。

  这款火炮研制成功时,满朝文武都称赞其‘拥毁天灭地之能,所轰之处,三年寸草不生。’

  除此外,还有几款火箭也在军中开始服役。

  火箭是一种利用火药推进的飞行武器,具有射程远、速度快、杀伤力大等特点。

  在这时期,火箭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如在城池攻防、海战和野战中都有使用。

  火箭分单发和多发。

  单发名唤‘天星者’,这类火箭通常会在箭头绑上一块小型炸药。

  射中敌人后再爆炸,这样一来,威力也加大许多。

  而名唤‘群星者’的火箭,则是群发。

  这类火箭通常较大,也是用火药驱动。

  “王总兵,我可是给你带来二百门神威小将军,另神武大将军也有五十门。”

  道完此话,李贤又指向城墙下被黑布盖着的马车。

  本以为车上装的是粮食,在李贤挥手下,一车车弹药呈现在王贵眼前。

  “李大人....这是~”

  王贵能当上总兵,自然什么都见过。

  但像今天这种情况,他也是头一次见。

  这么多弹药,换做以前的话,一辈子也打不完。

  上百车弹药,让大同全体上下无不心惊肉跳。

  大家都在想,朝廷何时变成了疯子?

  其实不然,从朱祁钰登基后,他便下令兵部、工部不停打造、研制、更新火器。

  以至于现在的大明,不说人手一支火枪,三人同用一支还是绰绰有余。

  弹药,更是恐怖。

  兵部现存神威小将军共计八百门、神武大将军已经超过四百、巨灵神也有百门左右。

  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巨灵神。

  其对火药要求之高。

  首先,需要具备先进的火药技术和爆炸物制造工艺,以确保武器的威力和安全性。

  其次,还需要有相应工匠技艺和严谨,来制造出能够产生足够推力的发射器。

  这百门巨灵神费用已经超越神威和神武两种火炮总和。

  就算如此,巨灵神火炮的弹药储备一直没过千。

  若不是朱祁钰在于谦、李贤、余士悦等人帮助下,国力蒸蒸日上。

  光是神威和神武两种火炮就能掏空大明的家当。

  虽然国库每年都能结余,要想大规模部署和装备巨灵神也不太现实。

  不过,随着时间和技术上追赶,巨灵神也在迎接属于它的改变。

  看着炮筒能塞下一个成年人,王贵惊讶得连嘴都合不拢。

  “这么大?怕几炮下去就能炸毁一座山吧?”

  来大同时,朱祁钰只批了李贤一门巨灵神,弹药二十。

  一门巨灵神火炮,只需要几人便可操持。

  并且它的机动性不在神威小将军之下,唯独弹药这方面是其短板。

  挥手笑得很是嚣张的李贤,对王贵有了拉拢之心。

  “确实,几炮下去,估计也先要去见他仙人。王总兵,北方即将无战事,可有想好去处?”

  王贵在六年前也没有登上朱祁钰的船,现在可不是再次登船的机会,而是站队。

  “李大人所言有理,末将也确实该考虑以后去处。”

  见他没有多余的话,李贤便知道,现在让人家站队,的确还早了些。

  “若王总兵有意的话,等解决完瓦剌几部后。本官回京面时,愿在陛下面前替你美言几句。”

  对此,王贵也有话要说。

  “到时候看吧,若末将真去京师办差了,估计还真只能找李大人才行。”

  言外之意就是,去京师办差谁都想。但我对京师又不熟悉,只有靠你了。

  再说直白点,等我有机会去京师当官,再投靠你不迟。

  李贤也只是笑笑,王贵这是典型的‘不见棺材不掉泪’。

  等回京后,参他一本。

  让王贵知道,虽然我不能让你站大皇子这边,但我能让你无官可做。

  李贤这般做不是没道理。

  他没把握说服朱祁钰让王贵来京师当官。

  既然王贵没法来京师,就不会投靠大皇子。

  既然如此,何不转变一个方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