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首次试水-《系统首富》

  四月的羊城,晨曦微露,空气中带着一丝清凉。周一清晨,“远婷电子行”刚开门,萧远、马婷婷和周伟华三人便已各就各位,脸上带着一种不同于往日忙碌的兴奋与凝重。今天,是与苏联商人伊万约定好进行首次试单交易的日子。这笔订单数额虽不算巨大,但意义非凡,它标志着“远婷电子行”的业务正式迈出了跨国界的第一步。

  “伟华,你再清点一遍伊万先生要的货单上的数量和型号,确保无误。”萧远一边检查着昨晚马婷婷整理好的订货清单,一边吩咐道。

  “放心吧,远哥!核对三遍了!”周伟华拍着胸脯,手里拿着清单,眼睛像扫描仪一样在货架和清单之间来回移动,“电子表五十个,计算器三十个,型号都对!”

  马婷婷则在柜台后,仔细地再次核算着成本与报价单。她不仅要确保利润,还要考虑到伊万提到的“如果卖得好会大量要货”的潜在优惠空间。她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神情专注。

  【系统提示:团队协作处理首次跨国订单,效率评估中…流程顺畅,分工明确。风险预警(LV5功能)持续开启:当前交易对象(伊万)诚信度维持中等(无恶化迹象),交易流程(备货、付款、发货)无明显预设风险点。建议:确保钱货两清,保留必要凭证。】

  上午九点刚过,伊万高大的身影便出现在了店门口。他今天换了一件看起来更舒适的夹克,但脸上那份急切和期待与上次无异。

  “萧先生!早上好!”伊万用俄语热情地打招呼,目光已经迫不及待地扫向店内堆放整齐的货品。

  “伊万先生,欢迎!货物已经为您准备好了,请验收。”萧远笑着将他迎进店内。

  验货过程细致而顺利。伊万逐个检查电子表和计算器的外观、功能,甚至测试了按键的灵敏度和显示的清晰度。萧远和马婷婷在一旁耐心解答他偶尔提出的问题,周伟华则随时准备替换任何可能发现的不合格品。

  “很好,非常好!”伊万验完最后一件货物,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质量比我预想的还要好。萧先生,您的信誉和您店里的商品一样可靠。”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萧远谦逊地回答,心中也松了口气。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接下来是商定最终价格和付款方式。由于是试单,伊万提出支付美元现金,这正合萧远之意,可以避免初期复杂的外汇结算问题。双方根据上次洽谈的基础,很快敲定了总价。伊万爽快地从随身携带的皮包里取出厚厚一叠美钞,仔细清点后交给马婷婷。

  马婷婷接过钱,再次当着他的面清点一遍,确认无误后,开具了一张手写的收款凭证,上面用中俄双语写明了商品名称、数量、单价、总价和日期,并盖上了“远婷电子行”的业务章。这一丝不苟的流程,让伊万更加安心。

  “那么,萧先生,这些货我怎么运走?”伊万看着那几箱货物,提出了最实际的问题。

  “伊万先生,如果您信任我们,我们可以帮您联系铁路货运,发往哈尔滨。您留下您在哈尔滨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货到后车站会通知您提货。”萧远早已想好了方案。通过邮政太慢,空运成本太高,铁路是现阶段最经济实惠的选择。

  伊万略一思索,便点头同意:“好!就按您说的办。我相信您!”他留下了哈尔滨一家涉外宾馆的地址和房间号。

  接下来便是紧张的发货环节。萧远和周伟华负责将货物打包、装箱、封好。马婷婷则去联系熟悉的货运公司,办理托运手续。由于货物量不大,手续办理得还算顺利。当把所有货箱交付给货运公司,拿到盖着红章的托运单时,已是下午时分。

  萧远将托运单的副本郑重地交给伊万:“伊万先生,这是提货凭证,请您务必收好。预计十天左右能到哈尔滨站,到时您凭这个单子和您的证件去取货。”

  伊万接过单据,小心地放进内兜,然后紧紧握住萧远的手:“萧先生,这次合作非常愉快!我回去后会尽快把这些货出手。只要市场反应好,我马上给您发电报,我们要扩大合作!”

  “期待您的好消息!”萧远也用力回握。他从伊万的眼神中看到了真诚和对未来的憧憬。

  送走伊万后,小店暂时恢复了平静。但三人内心的波澜却久久未能平息。他们围坐在小店后间,桌上放着那摞实实在在的美金。

  “我们……这就做成跨国生意了?”周伟华还有些难以置信,摸着后脑勺傻笑。

  马婷婷小心地收好货款,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成就感:“虽然量不大,但利润比零售高不少呢。关键是,这条路好像真的能走通!”

  萧远心中更是感慨。这一步的迈出,背后是前期大量的信息搜集、主动出击、语言优势的发挥以及团队的紧密配合。系统的预警功能也像一颗定心丸,让他能更专注于交易本身。

  【系统提示:成功完成首次跨国交易(小额)。团队国际业务经验值提升。系统经验值 150。与关键人物“伊万”关系度提升至“初步信任”。LV6经验条已满,满足升级条件,是否立即升级?】

  ‘暂不升级。’萧远在心中默念。他打算在更安静的时候仔细查看新功能。

  “这只是开始。”萧远对马婷婷和周伟华说,眼神坚定,“伊万回去销售需要时间,反馈也需要时间。我们要利用这个空档,做几件事:第一,婷婷,我们要更精细地核算成本,看看如果量大了,从赵老板那里还能不能拿到更优惠的价格。第二,伟华,你多跑跑货运站,把这条发货流程摸熟摸透,以后量大了可不能出岔子。第三,我们也要留意,除了电子表计算器,还有哪些轻工品是那边可能需要的。”

  “明白!”马婷婷和周伟华异口同声,干劲十足。他们都清楚,这扇门已经推开了一条缝,门后可能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广阔世界。

  傍晚,萧远特意去了一趟赵老板的批发档口,不仅结了之前的货款,还隐晦地提了一下可能会有更大的订单,希望赵老板能在价格上再多支持。赵老板是人精,看到萧远生意越做越活络,自然也愿意长期合作,给出了更有诚意的报价。

  夜色降临,华灯初上。远婷电子行的灯光下,三个年轻人的身影被拉长。他们不再仅仅是惠福东路上的一个普通店主,他们的目光,已经越过了眼前的街巷,投向了北方那片广袤而充满机遇的土地。第一次试水,波澜不惊,却为即将到来的惊涛骇浪,练就了水手的第一身胆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