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凝聚的决心-《系统首富》

  阁楼的灯光昏黄,将三人的影子拉长,投在简陋的板壁上。窗外,1991年4月广州的夜生活尚未完全兴起,惠福东路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车辆声。但在这方寸之地的阁楼里,空气却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桌上,摊开着那封来自哈尔滨的电报,寥寥数语,却重若千钧。

  萧远的目光扫过马婷婷和周伟华。马婷婷秀眉微蹙,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反复看着电报上的字句,仿佛要从中读出更多的信息。周伟华则显得有些坐立不安,脸上交织着兴奋与忧虑,眼神不时瞟向萧远,等待他开口。伊万反馈的喜讯像一团火,点燃了希望,但也照亮了前方看似深不见底的沟壑。

  “婷婷,伟华,”萧远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伊万这封电报,你们都看了。这不是简单的生意好,这是一个信号,一个时代给我们的信号。”他拿起电报,指尖点着“市场反应极佳”、“需求巨大”这几个词,“我们之前所有的判断,系统的提示,现在都被证实了。北边那个庞大的市场,就像一个干涸了太久的池塘,对我们手里的这些‘水’——电子表、计算器,甚至未来的服装、食品——有着难以想象的渴求。”

  马婷婷抬起头,眼中有着商人的精明和女性的谨慎:“远哥,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个机会确实……大得吓人。但是,正因为机会大,需要的本钱也吓人。伊万这次只要了小批量试水,下次呢?如果他真的要一个车皮的货,我们哪里来那么多钱备货?就算备了货,运输、结算,每一步的风险都比现在大十倍不止。”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我们好不容易才站稳脚跟,店里的生意刚有起色,万一……万一押上去失败了,可能连回头路都没了。”

  周伟华挠了挠头,接口道:“婷婷姐说得对。远哥,我不是怕冒险,跟着你干我从来没含糊过。可是……这步子是不是一下子迈得太大了?咱们能不能稳一点,比如先按伊万这次的要货量,稍微增加一点,慢慢来?”

  萧远认真听着两人的话,他知道这些顾虑都是真实且合理的。他并没有急于反驳,而是站起身,从床铺下拿出那本厚厚的笔记本和几张近期收集的报纸。

  “你们的担心,我都懂。”萧远将笔记本摊开,上面是他近期记录的关于苏联经济状况的摘要和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看看这些报道,不是一天两天了。物资短缺是结构性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需求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个持续数年,甚至更长的窗口期!”

  他指向墙上贴着一张简陋的中国地图,在黑河、绥芬河的位置画了圈:“我们占了地利,广东是轻工业品基地,离得近。我们占了人和,阴差阳错认识了伊万这个可靠的渠道。现在,天时也到了!如果我们因为担心风险而犹豫,等别人反应过来,或者等那边局势有变,这个机会窗口可能就关闭了!”

  【系统提示:基于现有信息进行战略推演(LV6功能辅助模拟)。情境:逐步扩大规模 vs.全力押注初期。推演结果:后者在抓住机遇窗口、建立壁垒方面优势明显(概率68%),但资金链断裂风险同步升高(概率45%)。建议:若能解决初期资金瓶颈,战略收益预期远超保守策略。】

  萧远没有直接说出系统的推演结果,而是将其融入自己的分析:“我粗略算过,如果我们要接下伊万下一阶段可能提出的、哪怕只是中等规模的订单,我们需要投入的资金,可能是我们现在全部流动资金的五倍,甚至十倍!单靠我们店里这点利润积累,远远不够。”

  他看向马婷婷:“婷婷,你管账最清楚,我们现在所有的家底,加上这个月预计的利润,满打满算能调动多少?”

  马婷婷心算了一下,语气沉重:“最多……不超过三万块。这还得是接下来店里生意一直像现在这么好。如果要备更多货,特别是像你说的增加新品类,我们需要钱去开拓新的供应商,三万块是绝对不够的。”

  阁楼里再次陷入沉默。三万块,对于普通家庭已是巨款,但对于他们窥见的那个巨大机遇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所以,”萧远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思考已久的方案,“我们需要做一个决定。是把大部分利润,甚至是绝大部分利润,都投入到对苏贸易的筹备中,必要时,可能还需要想办法借一些钱。”

  “借钱?”周伟华瞪大了眼睛,“远哥,咱们去找银行?”

  “银行是一个途径,但估计很难,我们没什么抵押。”萧远摇摇头,“也许可以找赵老板商量,看能不能延长付款周期,或者用未来的订单做担保,争取更优惠的结算方式。甚至……可以考虑向家里求助,或者找其他可靠的渠道短期周转。”他知道后两者可行性更低,但表明了破釜沉舟的态度。

  马婷婷久久没有说话,她看着萧远眼中燃烧的火焰,那是一种她熟悉的、一旦认定目标就绝不回头的执着。她又看了看桌上那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和报纸摘要,想起这几个月来萧远每晚熬夜研究信息的背影。她明白,萧远不是冲动,他是做了大量功课,看到了他们看不到的远方。

  “远哥,”马婷婷终于开口,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丝颤音,“你是不是觉得,这是我们这辈子可能遇到的……最大的机会之一?”

  萧远重重地点头:“是的。错过了,我们可能会后悔一辈子。成功了,我们的人生格局将彻底改变。这不仅仅是赚钱,而是参与到一个更大的历史进程中去。”

  马婷婷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好。我支持你。账上的钱,你规划怎么用就怎么用。我会把账目管得更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如果需要我去和供应商磨价格,我去!”她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周伟华看着马婷婷都表态了,猛地一拍大腿:“得!婷婷姐都豁出去了,我周伟华还有什么好说的!远哥,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跑腿、搬货、联系运输,这些力气活我包了!保证不出岔子!”

  一股暖流涌上萧远的心头。他深知,这两个伙伴的支持,远比任何资金都更重要。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冒险,而是他们三个人共同的选择。

  “谢谢你们!”萧远的声音有些沙哑,“那我们就这样定了。接下来,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全力为对苏贸易做准备。婷婷负责资金规划和成本控制,伟华继续熟悉物流渠道,并开始留意更大的仓储和搬运需求。我负责和伊万保持沟通,拓展新的货源品类,同时寻找可能的资金解决方案。”

  三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昏黄的灯光下,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决绝。小小的阁楼,仿佛成了一个即将启航的远征军的指挥部。风险固然巨大,但凝聚在一起的决心,让他们有勇气去搏一个前所未有的明天。今夜之后,“远婷电子行”将不再仅仅是一个守成的小店,它将成为一艘驶向北方巨大蓝海的先锋快艇。